1787 年,“近代化学之父”法国著名化学家、生物学家拉瓦锡(LAVOISIER)首次发现硅存在于岩石中。1840年德国化学家李比希(出版了《化学在农业和植物生理学上的应用》一书,提出矿物质营养理论,奠定了现代化学肥料工业的基础。1926年美国加州大学农业研究人员率先提出喜硅作物,硅是水稻良好生长所必需的元素。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粮食供应十分困难,科学家采用各种技术提高水稻单产。他们利用炼铁水淬渣作肥料改良种植水稻的土壤后,获得显著的增产效果。1953 年4月,小林均教授等在日本土壤肥料学会年会上发表的《硅肥与水稻“秋落”、稻瘟病关系》一文,引起了日本土壤肥料科学工作者的关注。小林均教授等经过几年的深入研究和实际调查,率先利用工业废渣开发出了新型肥料——硅肥。
我国硅肥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20世纪80年代,实现了硅肥小规模生产;1990 年 5 月,蔡德龙教授在河南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组建了植物营养研究室,专门结合我国国情进行硅营养及硅肥应用研究。国家拨专款120万元在信阳市平桥区明港镇率先建成了国内利用炼铁水淬渣的大规模硅肥工厂。2000年、 2001年分别出版了《硅肥及施用技术》著作和《硅营养研究与硅肥应用》论文集。2002年起草农业部硅肥标准,2004年农业部颁布标准把硅肥归属为土壤调理剂。2016年河南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与武汉秀谷合作,出版了《中国硅肥》一书。袁隆平院士对硅肥高度评价。
![]() | 全国咨询电话: 133-7156-5056 |
地址: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沣水镇南沣村东四路南首